城市智慧无人机巡防监测系统
一、概述:
目前市场上复合翼无人机技术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,机载数据链模式在良好的通讯情况下,可以实现30km大范围作业半径,但是在城区执行常态化巡检时,容易受到复炸的城市地貌环境影响和电磁干扰,所以很难充分发挥复合翼无人机的长续航、高机动的特性,单基站数据通信模式进行通信时,城区内可靠作业半径被压缩至10公里左右,已经不能满足常态化空中巡检的需要。
某勤务支队在启动无人机进行常态化城市空中巡查执勤任务初期,采用的就是单基站数据链通信模式,在支队办公楼顶起降无人机,基站天线海拔高度较低,同时受周边山体烦扰影响,正常300米的航空作业半径仅仅10公里范围,不能满足支队实现市区全域的巡检任务要求。
二、城市智慧无人机执勤要求
2.1、空中执勤时应保障覆盖范围大,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,应将城郊结合部全部覆盖,
一般地级市不应该少于900平方公里覆盖面积。
2.2、紧急情况时,无人机必须做到快速出警响应
(1)5公里范围内,5分钟内抵达现场,
(2)10公里范围内,9分钟内抵达现场,
(3)15公里范围内,13分钟内抵达现场,
2.3、超长持续监视能力,能够对城区15公里范围内目标实施不低于8小时的不间断持续监视能力,
2.4、具备高精度侦查能力
(1)空中可见光、红外热成像全局侦查能力;
(2)识别人员体貌特征的能力(300米航高);
(3)辨识车牌的能力(120米航高);
2.5、隐蔽能力,在满足侦查能力情况下,不被地面发现。
三、整体设计思路
3.1、采用增程漫游站方式拓宽延伸无人机作战半径,做到全城信息覆盖;
3.2、采用双机在线接力方式,通过精确掌控无人机动力电池存量,实现精准持续巡航,保障持续空中侦查能力;
3.3、配置成熟的可靠飞行平台,具有长续航、高机动性能,挂载30X可见光+红外热成像双光吊舱,满足昼夜侦查需要。
四、城市智慧无人机配置
4.1、增程漫游站说明:
v 根据城区管控要求,选择若干城区高层建筑物(设施)架设无人机专用漫游站(1.4G通信频段),用于实现空地两端信号链接;在指挥中心部署一套调度站,将漫游站、调度站一起接入专用网络实现数据联网。
v 调度站与地面PAD遥控器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链接(840M通信频段),PAD遥控器使用自带WIFI与PC地面站进行链接(PC地面站可以将本地区地图提前下载缓存,正常使用时无需互联网接入)。
v 此方案中,无人机起降场地处留有一名专人负责无人机安检和起降,在指挥中心留有一名人员负责航线规划和无人机在线操控、跟踪、起飞等操作。另外,可以根据需要,将PAD遥控器外接HDMI转换器将视频信号导出,通过专用视频编码器接入视频专用网络,再在指挥中心大屏上集中展示。
4.2、增程漫游站拓扑图:
4.3、应用案例
以某支队应用为例,经过实地勘测,在市区两处高楼上增设两个漫游站,利用现有的天眼网络设施与支队调度站并网,实现无人机信号最大限度的覆盖,完全可以在一个起降架次内,由支队起飞就能实现300米航空作业的全城区视频巡检。
(1)双机接力保障持续侦查
在全城实现无人机侦查增程漫游覆盖的前提下,可以通过配备两架同型号无人机互相交叉接力,轮流升空执勤,能够有效地保障空中侦查的持久性。
在第一架无人机接近最长续航返航临界点时,第二架无人机提前完成起飞前的安检准备工作,接到起飞指令后,第二架无人机升空,第一架无人机返航,指挥中心切换至第二架无人机空中侦查画面。
双机持久接力方案需要为无人机配备GWS-A模块,可以实时接收周边各类飞行器飞行趋势及威胁程度等信息,保障飞行环境安全可靠。
持久续航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精准监控,应当全部配备自带BMS的智能电池,可监测当前剩余电量、当前电流、当前电压等运行数据,精准评估返航时间,让每一分钟都得到充分的利用的同时,做到两架无人机之间的无缝链接。
(2)复合翼无人机参数